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政府领导 > 政策解读 >
穿城堰,还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

大自然的情有独钟,给成都平原留下了众多的江河渠堰。滔滔江河水,滋养着德阳大地,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德阳人。然而,随着现代城市的加快建设,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,流淌了千百年的河堰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,穿城堰便是其中之一,这也成为不少“老德阳”心中的一个遗憾。

“穿城堰,我们定要寻回你曾经的样子!”2017年,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战役打响,清淤、截污、生态岸线修复、生态水引入……穿城堰再现昔日美景指日可待。

昔日的穿城堰清澈见底

深深刻在“老德阳”的记忆中

生于1953年的贺金田是个不折不扣的“老德阳”,在他看来,穿城堰早已在他那一辈德阳人的心中植根,更承载了他儿时快乐的记忆,“现在的80后、90后是肯定没有见过以前的穿城堰的。”

据贺先生讲,他依稀记得,那时的穿城堰是从德阳老县城的北门外而来,途经东电三生活区至现在的五岔路口便分岔,一条从老县城外绕城墙而行叫“护城河”,一条穿城而过,顾名思义“穿城堰”。“从曾经的龙桥(现署前街一带)进来,经大巷子的二小、小巷子的二中,横过东街,顺南街崇果寺街北侧向南一直行至文庙‘道观古今’前,再在下南街一带与环绕的护城河汇合向南流去。”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穿城堰,大致3米宽,渠水半米深,水体清澈见底,鱼儿成群在水槽中穿梭畅游。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,这堰水就是当时县城里人们的生活用水,人们在里面淘米、洗菜。为了让堰水免受污染,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:每天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之间,不能在堰内洗东西,如果谁违背了,会遭到街坊邻居的指责。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县城居民的生活用水,大家那时候都会自觉地保护着她。

“可是我们那时候还是小娃娃,管不到那么多。夏天在里面戏水,还经常下水摸鱼摸虾。堰里土鲶鱼尤其多,经常摸上来让母亲加餐。除此之外,堰上还有不少石板桥、石拱桥,真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景象……”

贺先生的回忆瞬间将记者带到了一幅和谐怡人的田园画中。

1983年德阳建市后,东西南北四条老街逐渐开始进行旧城改造,穿城堰也被逐渐封盖,至此,她便慢慢于贺先生视线中消失。

清水变黑臭水体

全力整治实现长治久清

令人痛心的是,穿城堰逐渐从曾经的清澈见底变为亟需整治的黑臭水体。穿城堰原本为灌溉渠道,随着城市的发展,城区农田消失,渠道功能便转化为排水通道。渠道沿线开发建设时,先期开发的地块排水就近就便排入渠道内,将明渠改为暗涵。近年来穿城堰源头干涸,沿线居住区和厂矿企业把生活垃圾、污水甚至粪便直接排放到渠道内,导致污染严重,使其逐渐变为黑臭水体。

定要还穿城堰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!德阳态度坚决,于2017年启动对城区四条黑臭水体的全面整治工程。根据“一河一策”治理原则,采取清淤、截污、生态岸线修复、生态水引入等技术方式,从根本上消除黑臭水体,确保长治久清。

而需要整治的穿城堰全长11.8公里,且绝大部分是暗涵,是此次整治中难度最大的一条。“暗涵给清淤和截污带来了很大阻碍,且暗涵内操作空间有限,因此穿城堰几乎只能进行人工清淤,工程量巨大,且进度较慢。”市住建局市园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,目前,穿城堰渠道清淤任务已基本完成,施工方正在进行沿线排污口截污、岸线绿化升级改造以及邮票绿地公园打造。

近日,记者在穿城堰汾河路邮票公园建设现场看到,公园的景观打造已初具雏形。岸边铺上了草坪,并栽种了桂花、紫叶李、银杏等景观树木。眼前的一切与昔日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的景象可谓大相径庭。该公园建成后将引入扬程渠渠水,并构建渠道内部微型生态系统,确保穿城堰黑臭水体治理后能够实现长治久清,改善周围人居环境,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。

市园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整个穿城堰整治工程是利用污水管道对黑臭水体进行截污、雨污分流,同时在沿岸修建多个绿化公园,并引入海绵城市理念,对雨水进行收集,彻底改善穿城堰的水质,从而达到整治效果。”

贺先生对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效果期待不已,“穿城堰承载了我儿时太多的美好时光,希望通过整治,能还她昔日美丽容颜,使其成为德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带给德阳人更多的美好。”(记者徐皓)